飞机在飞行过程中,客舱压力会相应降低,为保证机上人员的安全和乘坐舒适性,飞机必须进行客舱增压,因此在飞机制造时,需要对机身气密区进行密封性试验,即气密试验。
C919大型客机第2架机也不例外,较之ARJ21新支线飞机,第2架机属于干线飞机,结构复杂,舱门多,气密试验检查项目随之增多,面对重任,飞机部装车间作为试验主体喊出“谋、干、勇”的号子,全面推进C919大型客机102架机气密试验。
“谋”字当先聚能量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总装制造中心飞机部装车间协同项目管理部、生产管理部、工艺装备中心、制造工程部、质量管理部周密计划,精心调试,只为争取102架机气密试验一次性成功。
项目管理部一方面制定气密试验节点计划,一方面协调供应商开展撤保留工作;生产管理部安排生产计划及工装配套计划;工艺装备中心依据工装配套计划落实工装生产、返修工作,在工装、设备操作上进行指导;制造工程部针对气密试验的工艺文件、技术文件进行细化梳理,理清技术要点;质量管理部根据试验流程做到重要环节必检、关键环节细检、普通环节抽检。在气密试验准备阶段,适航管理部提前介入,有别于ARJ21新支线飞机的气密试验,从源头把控,全程参与,确保各环节的制造符合性。
为全面落实准备工作,飞机部装车间成立气密试验小组,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, 10人既有统筹,也有协调、监督。从生产管理到设备操作、漏气检查,把控各个环节,在工装安装和部位检查方面尤其突出,气密试验小组按照各部门的指令,对计划进行细化,如工装返修时间点、堵孔、调试准备等都一一做好,气密试验需要工装、胶、材料等都一一落实。在质量落实上,气密试验小组按程序操作,牢固工装,避免舱体充气时的质量隐患;充气检验时,安全工作提前做到位,系好安全带、借助工作梯检查漏气源。
气密试验主要通过气密试验台向舱体充气,通过气控台的两根管子为第2架机进行充气和排气,几根反馈管上的传感器读取机身的温度、压力等一些数据。为确保移动棚有效工作,气密试验小组提前落实调试工作,保证设备状态正常。
此外,为便于后期系统总装,第2架机上预留部分安装成品件的孔,充气前必须封闭。气密试验小组不畏工作繁琐,一一堵孔,客舱等区域开敞性好,但工作量大,需要耐心;货舱、后机身等区域开敞性差,位置复杂,需要细心,无论什么区域,气密试验小组从机头到机尾事无巨细把工作落实好,全力迎接气密试验“大考”。
“干”字当头抓落实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谋划得好,更要落实得好。一切准备就绪,2016年12月19日,第2架机气密试验正式开始。
第2架机结构复杂、舱门多、气密试验检查项目多,对泄漏量的要求也高。气密区共15扇门,按要求,需测量好每扇门的间隙、阶差,每扇门共24个测量点,测量的状态必须在3种压力下进行,即8.27 PSI(磅/平方英寸)、 7.63 PSI和静压状态(不充压),不仅如此,还有84扇客舱观察窗也要测间隙、阶差,每扇窗上4个测量点,工作量可想而知。面对严苛的要求,繁琐的工作,气密试验小组不畏严、不怕烦,一个一个点测。遇到突发的情况,不回避、不退缩。一次,泄漏量未达标,气密试验小组经过排查发现原因后,立即与工艺员、质检员联系,共同解决问题,再次测试,结果满足试验要求。
淋雨试验也是气密试验的重要内容,此次采用移动棚开展淋雨试验,移动棚“移动”方便,尤其在场外,操作员在棚里操作得心应手,运输也更便捷,因此,这次淋雨试验很顺利,两个PSI已经通过,气密试验顺利进行,大部分归功于在第2架机旁的移动棚。
“以前做气密试验的水源是单独的,接管路也比较费劲,电也是单独拉,但现在的地井很集中,电源、气源、水源三种功能集中在一起,更便于操作。”气密试验小组组织协调人员徐宁说。
“勇”字为上敢冲锋
懂行的人都知道,气密试验有严格的泄漏量要求,作为在飞机部装车间的最后一个工作步骤,气密试验泄漏量达标,第2架机才能交付飞机总装车间。所以,在做气密试验阶段,有精心“谋”划,有真抓实“干”,还要“勇”于冲锋。
气密试验小组中,只有3人曾参与两大型号的相关试验,其余职工经验尚浅,怎么办?在试验中学习。“我们小组,最讲究党员身份亮出来,党员形象做出来,型号研制关键阶段,就是要党员带头干,我必须冲在前。”徐宁憨厚地说。前期,徐宁积极检查气密试验所需场地、设备,一一落实工装、密封胶等,提前测试好室外地井,联系了设施保障部、供应商,全面组织协调气密试验,以保证工作有序开展。班组长王平毅,自气密试验开展以来一天都没有回家,一次,为了抢时间,下午涂完密封胶,凌晨才干,王平毅通宵作业,连续作战完成任务。操作员刘宝贵之前是涂胶方面的生手,他肯干、肯学,在第2架机上,涂胶水平提升了很多。操作员陈民浩腰不好,他边涂胶边换着“凹造型”,“工作的时候也做做‘腰部康复操’,一举两得。” 操作员王楠,大家叫他“老虎”,干起活来又快又猛,为了不影响工作开展,在他发烧不适的情况下,吃完药,仍然坚守岗位,迎难而上,保质保量连续加班加点,班组长让他休息,他心系气密试验,“没事的,我吃过药,干活再出出汗,何乐而不为呢?” 王楠笑着说。
“做好气密试验是飞机在总装进行系统、成品件安装的前提,气密试验是飞机推出飞机部装车间的最后一项工作,虽然试验还没有结束,但我们会站好最后一班岗。”气密试验小组职工说。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