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

【记者走一线】保障质量,他们从下午干到凌晨

时间:2017年03月01日 19:50    来源:上飞公司
视力保护色:
【字号

  

  编者按:生产一线,是看得到、听得到炮火的地方,也是最能体现中心工作的地方,为了年度“双保”目标,一线的干部职工“拼了”。【记者走一线】栏目,将通过各位记者的实地采访、观察,记录这场攻坚战中的点滴,体会奋斗的不易。


  

现场检验组人员进行数据分析

  “下午要做首架机的一些功能试验,你们全力协同做好工作。”接到上级领导电话,杨祎立即部署起来,作为质量管理部装配现场检验组副组长,他的重要工作是以最快速度响应现场需求,合理调动检验资源。

  时值中午,忙碌了一上午的现场人员纷纷前往食堂就餐,忽然电话响起,检验组的几位质保停了下脚步,转身直奔厂房。“工作要求很急,组长来电话,我们必须提前去准备。”趁着午饭时间,他们打开电脑对照工艺文件上的信息,对检查内容、重点项目等又细细地看了一遍。长期从事这项检验工作,虽然已经熟透于心,但他们知道,质量,需要百分之百的准确。

  作为正、副组长的余捷和杨祎,也早已在现场协调相关事宜,“检验工作的性质,就是以不变应万变,只要现场有需求,我们就要立即应对,面对首飞,我们的要求是‘24小时保障’。”简单的一句话,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劳。

  这片浦东机场南侧的厂房,在首飞冲刺的日子里,就一直灯火通明。日夜连轴,各项系统试验考验着现场研制人员。在飞机内外爬进爬出,登上型架高处作业,在这些研制人员中,质量检验人员担当着一个重要而关键的“把关”角色。

  从下午开始,仇雪珉、卫如峰、许敏就盯着现场的相关试验,作为现场质保,他们需要对试验各环节的数据把关。一个试验后,紧接着另一个试验,其间还要对各舱门手柄力进行测试,工作量很大,但当日事当日毕,仍然是现场遵守的准则。

  

现场人员操作试验设备

  晚上19点,杨祎又接到通知,“检验涉及的数据量很大,现场人员不够,快增加人手。”前方有呼唤,保障就要及时到位,在飞机总装车间配合102架机工作的茅永洁和林隽随即被抽调到首架机现场。在试飞中心的一处试验厂房外部作业,寒风凛冽,但他们立即融入现场的忙碌之中。

  “我们要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,不管深夜还是凌晨,只要有命令,就要立即服从。”处理着现场问题,杨祎回忆起之前的点滴,“我们现在就一直住倒班宿舍,领导一有安排,不管是从宿舍还是家里,大家都会立即赶来,有些同事从市区开车过来都要个把小时。”

  在这个需要“咬牙用力”的时刻,昼夜工作拼的是一股劲。第二天凌晨3点多,突然下起了大雨,头发湿了、衣服湿了,但现场的工作仍然没有停。测量阶差、间隙、手柄力……完成一系列测量,已是凌晨4点多,现场的工作完成了,这几位质保却还在继续干活,“硬件工作完成了,还有相关手续要完成。”不到2个小时,相应的任务被一一完成……

  凌晨5点多,天还没亮,这群质保人员一起前往倒班宿舍,他们知道,再过3个多小时,又一个工作日即将来临……

  早上10点,在试飞中心,余捷和杨祎又出现在现场,继续开展工作的杨祎笑着说:“睡不着了,就又过来了。”

打印页面

相关报道:

服务导航
关注我们:
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517号-1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飞路919号 邮编:201324 总机:0086-21-20855703 传真:0086-21-20858820

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39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