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

上飞保障团队阎良全力保障首架C919大型客机

时间:2018年01月11日 09:38    来源:中国商飞上飞公司
视力保护色:
【字号

  “转场那天,大家都关注飞机,却很少人能想到,飞机飞往阎良,有那么一群人也会跟飞参与保障,他们大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。”C919大型客机外场试验队制造中队队长王海说。自去年12月底完成年底最后一滑后,这架C919就一直停放在试飞院的151机库内,进行被称为地面专项测试改装的一系列工作。挑大梁的,正是包括制造中队在内的上飞保障团队。在阎良这个我国最大的航空工业基地内,上飞人再次用他们的行动证明,大飞机研制的成功是奋斗出来的。

  

  “在闭角区域协调装配,实现不易。” 

  C919事业部机头结构组班组长孟祺菁带领的团队在去年12月21日来到阎良,配合开展机头结构改装工作,他用两个“大”来形容这项任务:工作量大、难度大。能让这位“久经百战”的青年骨干说难,可见任务不一般。这次改装需要将驾驶舱大量的内饰设备及线缆拆除,并在相关部位增加几十个零件,工作周期长,更关键的是,改装的零件大多位于闭角区域,开敞性极其狭小。

  “很难操作,一般的气钻都放不进去,还要保持钻孔垂直度,又在支架最多的地方,设计在现场看了都感觉难。”也正因如此,早在正式动工一两个月前,孟祺菁和制造工程部的工艺员吕培培就在琢磨这件事,考虑设计图纸、工艺方案、现场装配等数道环节。在现场操作中,团队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制特殊钻头,提高应变能力。

  解决操作问题已经很难,然而如何保证精度,更是考验手上功夫。“比如一块区域要装20多个互相有协调关系的零件,翻孔要满足孔的精度,要考虑新零件的边距,还要保证定位关系。”在吕培培看来,改装工作可谓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一个尺寸的偏差,影响的是一系列的定位关系。“飞机装配不是像搭积木那么简单,协调的关系太多了,数模是理论状态,实际操作要考虑公差影响,要实时调整。”经过十多天的努力,孟祺菁和队员们已经完成了相当部分的改装任务。

  “大家都有个目的,就是想把手上的每一件事干好。”队里的郭鑫凯在来阎良后就感冒发高烧了,大家都劝他休息,但他去了一次医院后,第二天还是坚持奋战,“每个人都在拼,我不能落下。”这样一种精神,支撑着外场的所有人,在飞机内蜷缩着身子钻孔,在外部升降车趴着扩孔,随处可见奋斗的身影。“我们就元旦休息了一天,大家一起聚餐,但就算在饭桌上,话题还是讨论如何进行改装。”在阎良的日子并不轻松,但孟祺菁信心满满,“一切服务大飞机,这边上部的活改装完后,又要赶回上海继续干103架机,等改装零件到了,再回来继续。”

  

  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,我们的干劲很燃。” 

  对制造中队的工艺员李云霄而言,2018年的新年第一天,她是和同事们在加班中度过的。“元旦要测量缝翼与固定前缘的外形,仪器对环境要求高,大家真的是争分夺秒。”而所谓的高要求,其实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常温,但冬季的阎良温度已达零下,在缺乏暖气和空调的机库内工作,人尚且冻得瑟瑟发抖,激光测量仪更是经常会自动停机保护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制造中队的葛卫、冯晓雷、崔冬杰、李云霄,会同质量管理部前来支援的检验员李维弟、裴锋等,一大早就忙活开了。“最怕自动停机,温度低的话预热不了只能干等。”工作没法持续推进,是团队最担心的。

  现场的激光跟踪仪在预热半小时后,才能正常对标靶进行追踪。检验员要紧握标靶小球,贴着结构表面每隔1cm一个个测量数据,而这样的点,一处缝翼就达两三千个,10块缝翼加上对应的固定前缘,达几万个测量点,是十几小时的工作量。“我们选择在白天气温稍高时开展测量。”不惧严寒,葛卫谈及他的兄弟们说,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,我们的干劲很燃。”

  蔡志清是C919事业部总装车间机翼系统组的班组长,为配合改装工作,几个班组骨干和飞控组成员,跟随工段长朱锋也来到了阎良。“差不多一周时间,和制造中队一起,完成了相关缝翼、摇臂、作动器等的拆除及轮胎更换。”时间紧,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,蔡志清和组员们干得很辛苦,“空间受限,一个螺栓安装只需要几分钟,但拆除就要几十分钟,加之一些封包紧固件,拆除就更要花大量时间。”据现场估算,他们完成了百余个螺栓的拆除……

  漫天飞雪,在上海或许不常见到,但在阎良却并不罕见,天很冷,但这里燃起的斗志却令人暖心。

  

  “阎良的制造中队好样的!” 

  当下是改装工作的火热期,换句话说,就是上飞公司任务最重的阶段。在之前的专题动员会上,制造中队全体队员立下了“增加每日工作小时数、放弃周末和节假日、力保质量和节点”的军令状。“在流程上,做好规划和预判,以提前沟通和集中发货的方式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;在现场管理上,厂房条件有限就努力创造条件,以同样的标准落实精益管理,做好移动气源设施以及各类零件和化工品的管理。”王海做好了准备。

  在不少队员眼中,这里的工作时长比在上海还长,早上8点班车发车,径直驶向机库,8点10分,冲压空气机开始工作,现场人员就忙活开了。“一天上十个小时班,周末无休,大概会半个月休息一天。”90后的冒志杰在制造中队进行生产调度,在他看来,虽然外场资源稀,但办事效率却不低,机动性还挺强,“只要有人在飞机上干活,我就要关注,班组有什么协调问题,我就要上。”调度车辆、协调标准件和工具……从去年11月18日来阎良至今,冒志杰才休息了3天时间,团队人员这么打趣道:“除了队员的个人私事,其他事小冒都要协调,微信他一下,立马帮你解决。”

  “有些工具这边没有,制造中队会马上协调试飞院和西飞帮忙张罗,他们是好样的!”C919事业部机身对接工位工段长傅伟和他的兄弟们从去年12月底赶赴阎良参与改装工作后,就一直忙碌在现场,在他眼里,外场的保障力度非常到位,“王海队长时常在现场嘘寒问暖,提醒现场人员注意质量安全,关注大家的身体状况;潘登副队长几乎每天聚集我们开生产运行会,看大家有什么需求,会逐一调配人员处理;制造中队的马永伟、刘超等也基本上整日在协调外场工作,很给力。”正是在这样的强力保障下,傅伟和队员们才能无后顾之忧,在外场,甚至还在工作中挖掘操作潜力,制作了塑料软体防止铝屑飞溅,回上海后还打算推广使用。

  从总装下线到首飞成功,再到转场阎良,人们看到的是大飞机梦一步步实现。但在看不到的背后,是无数科研人员还在继续努力,为大飞机的适航取证和早日交付忙碌着。

  “当一个人的青春,一个人的拼搏,可以和国家形象联系在一起的时候,这是一件多么幸运,也多么荣耀的事情。”有队员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样一句话。我们能想象,这是他们选择的一份事业,也是一辈子的投入。

打印页面

相关报道:

服务导航
网上调查| 分享:
关注我们:
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517号-1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飞路919号 邮编:201324 总机:0086-21-20855703 传真:0086-21-20858820

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2390号